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

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

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方案v3.0(通用)4篇

2024年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方案v3.0 篇1

随着传统数据中心的弊端逐渐显现,传统的数据中心在部署建制时基本是“一项目一部署”和“一机一应用”,部署缓慢,密度低,而且服务器与供电、制冷等辅助模块严格绑定,使得扩展很难,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传统的数据中心已成为过去式。

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机房精密空调和UPS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开始走向模块化和小型化,完全可集成到机柜中,从而在技术上为实现真正的完全独立的模块化数据中心提供了可能。所以,真正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制冷、供电及管理系统都应实现区域化、模块化,互补干扰,可独立运行。

微模块数据中心的组成部分包括:精密空调、电池单元、整流单元、配电单元、管控单元、水分配单元和电池单元。柴油发电机、变配电柜、冷却水塔和冷冻水主机等一些基础配套设施通过供电电缆、冷冻水管和光纤以标准接口与微模块数据中心对接,从而构成完整的数据中心集成。

传统机柜模式的瓶颈如下:

1、硬件设施功能不能充分利用

业务部署按机房或机楼规模进行,采用通用型服务器、机柜、电源和空调设备。

2、工程进度不能满足业务部署要求

电源、空调、机架和布线现场交叉施工,进度受限。

3、高集成度的IT设备散热困难

用架空地板下送风制冷方式只适合低功率密度(5 kW/架以下)机房。

4、机房运行能效提高受技术约束

送风距离长,易出现送回风涡旋,冷量输送途中损失大。

微模块模式能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

1.定制硬件设施,提高性价比。网络架构模块化,根据特定的业务部署定制服务器、微模块及其基础设施。

2.工厂预制,现场组装,快速部署。组件标准化、产品化,质量可控度高,工程界面清晰。

3.改变制冷方式。机架列间制冷,满足中高功率密度机房要求(5~12 kW/架)。

4.近距离制冷,通道封闭。能量就近转移,冷热隔离,机房总能耗降低10%。

微模块可以根据IT机柜需求、机房面积和功率密度等多方面因素,灵活地将各种单元组件有机的组装在一起,实现一个标准的、平衡的微模块组成设计,并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进行定制,非常灵活。

1、冷池与行间制冷

微模块由两列设备单元面对面组成,加上通道封闭组件、天窗、侧门等自身就实现了冷、热通道隔离。

列间送风距离短、制冷系统控制策略精度高,也可以实现按需弹性制冷,同时这种方式支持高密度负荷。

2、自带不间断电源系统

微模块内部集成了UPS或者240 V直流以及蓄电池不间断电源系统。不同的微模块可以由不同的电源系统供电,实现了同一房间内多种电源形式混用

3、便于拆卸和组装

微模块由工厂预制、具备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特点,能够方便地拆卸、组装。工程施工时间短,施工现场便于管理。

微模块模式与传统方案在布局方面相比,能够大大节省面积,简化平面布局难度。

以建设一个144个6~8 kW标准业务机柜的项目为例,传统机房布局需三个功能分区组成实现,共需730平方米,平均单机柜的占地面积需要5平方米。微模块的布局只需要一个功能区,净面积需520平方米,平均单机柜的占地面积为3.6平方米。

2024年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方案v3.0 篇2

当前中国各省各地市正处在谋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推动地方政府政务智慧信息产业发展对地市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各省地市政府决定拟建设政务公共数据中心、政务云计算运维中心、数字城市监督指挥中心、党政综合网站信息中心等城市政务云基础枢纽,并将其命名为各式各样的“电子政务云”工程。在过去的2014年,各地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电子政务云”工程等信息化基础项目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产业发展。下面就由广州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介绍介绍:

 

 目前各省地市政府的原有电子政务外网业务分散建设,如网上办事大厅系统、数字法人身份认证平台及在线咨询系统等业务分散在几十个委办局的小数据中心,相互独立形成“信息孤岛”,信息和资源难以共享,难以形成高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站群。因为业务独享物理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资源利用率平均不到16%,造成了很大浪费。

需求与挑战

多数据中心管理整合困难

政府各部门自建数据中心,造成资源大量闲置,投资重复。目前各级政府机构有意将多数据中心进行整合并进行统一运营与运维管理。

高能源消耗,低资源利用率

数据中心的能耗居高不下,用于制冷所消耗的电能占整个数据中心能耗的1/3,超过了IT设备的能耗。专用的分配方式的传统数据中心,资源的利用率低。

运维效率低、维护成本高

传统数据中心,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划,无法实现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越来越复杂的IT和网络系统需要专业的运维人员维护人力成本高。

平台支撑能力差 ,业务上线周期长

传统数据中心, 缺乏统一开放的平台,无法实现实现资源的统一调度,支撑多样化应用;业务部署需要从底层做起,基础配置复杂,新业务上线周期长,增值服务成本过高。

政务云统一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面向政府内部组织服务模式,提供政府内部资源运营管理,统一运维管理的解决方案。

可实现对于资源池的统一调度与运营管理,我司Manage One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体化的统一管理、分级运营的政务云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优化政府的IT架构,提高运维效率。

统一平台管理

支持政府整合多数据中心的资源调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云化资源与非云化资源的的统一资源管理。可提供云资源、安全、网络、IDC传统服务等多种资源, 用以承载政府业务需求。同时政府部门可根据业务服务需求, 自定义资源服务内容并进行内部服务提供。

主动式服务保障管理,提高服务可预见性,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效率 。监控服务器、网络存储、中间件、数据库的性能与故障。

建立业务拓扑图,对业务进行端到端的可用性影响分析实现服务影响评估。收集服务器、网络、存储、中间件、数据库的告警信息,并进行智能分析,定位发生故障的根本原因。收集和分析来自网络、系统、应用的关键性能信息,提供实时的可预见性分析,实现主动式管理,防患于未然。可实现跨不同数据库管理,支持实时和历史性能监控。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实现建筑设备、照明、用电、安防等基础设施方面的监控。 其功能以能效管理为核心,还包括资源、监控、故障、容量等管理。提供计算能力可预测性,实现管理联动,降低能耗。

政府多级自服务

支持政府内部资源运营管理,可实现部门内部自运营资源多级分发。 并可通过对管理员角色与各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实现分权分域管理与运维界面展示。

对所管理的资源进行可视、可控、可查、可配置。全程掌握资源详细信息,实时提供资源使用与利用情况。对部门资源进行控制操作,便于运维与运营管理与业务需要。充分满足政府部门租户的自管理需求,实现灵活创建新业务,业务快速发放,便捷的政府自助服务。

方案亮点

流畅的运营支撑平台,提供业务高效支撑能力,实现用户自助申请使用服务,应用分级安全管理,让业务运营更加可靠安全;

支持多租户业务,实现多租户分权分域管理,各自独立运维;

多中心统一管理,实现多个数据中心统一管理, 分权分域运维,无人值守监控服务;

融合云与非云的统一管理,基础架构和基础设施的联动管理,支持异构虚拟化平台统一管理,让运维更加高效。

政务云的系统配置

空调系统:配备四台水冷空调,3+1冗余,空调主管路采用环型设计,单台空调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整体系统制冷。此外还有两个蓄冷灌,可满足15分钟后备冷量储存。

供配电系统:采用2N系统,供电路由完全物理独立,电力来自不同的变电站和不同的消防分区。一路系统发生故障,另一路供电系统可支持数据中心正常运行。同时给空调风机也配备了UPS.在市电发生故障,柴油发电机暂时还不能启动时,即使行间制冷空调的主机停止运转,室内风机也可由并机UPS系统供电,解决封闭冷通道内,温度短时间升高导致设备关机,数据丢失的问题。

政务云的节能设计

机房采用了微模块技术。微模块的机柜内部,每台设备之间留有1U的空间,空隙的存在保证了设备能充分散热。这1U空间前端又用了一块挡板封闭。这也是节能的一个细节,保证所有空调冷风都从服务器、交换机的内部通过,从前端进入,从后端流出,而不会从设备外部“溜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制冷效率。

同时水冷空调采用了自然板换气设计,空调主机只在夏天工作,北京冬季的4个月,春秋季的3个月,则充分利用室外冷空气,降低制冷能源消耗。此外,还有很多节能设计体现在细节中。例如,所有照明设备均使用LED灯,采用智能灯控等等。这样北京市政务云数据中心PUE值才能常年保持在1.5以下。

高可靠性、智能化运营

政务云采用企业投入资源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2015年10月,通过招标确定太极云和金山云成为政务云的服务商。他们在业务上互为竞争,但在系统上互为备份,实现了政务云平台可用性达到99.99%,数据可靠性达到99.9999%.

数据中心除了为政务云提供服务,还担负着科普展厅的作用。前来服务中心办事的市民可申请参观,让市民了解到什么是云计算,数据是如何被存在云端?同时通过玻璃幕墙上的二维码,了解数据中心已经入驻了哪些设备,可提供哪些服务。也正因如此,给政务云数据中心的管理提高了难度。传统数据中心多为封闭式管理,而政务云数据中心采用半开放式管理。那么摆在运维面前的难题:巡检什么?注意什么?标准是什么?等等。

因此运营方面更加智能化,通过中控系统,联接各个系统,以数据支持系统整体运营。有了数据沉淀,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在何时间节点,数据中心有可能会出现何种问题,以便提前制定应急预案,防止故障发生。同时,也极大地降低设备维保方面的成本。借助大数据,可以根据空气质量、进风量数据更换滤网。例如春季柳絮漫天,可增加更换频次,秋高气爽,则可适当延长更换周期。

政务云数据中心的设计布局体现了“数据中心人”集体的智慧。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如何更巧妙利用空间合理布局,值得大家继续思考和探讨。

本次项目建设的来宾市电子政务云项目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类政府公共应用及服务的主要支撑平台,包括电子政务网络、机房、云平台、运维与运营、容灾备份、平台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IDC采用微模块模式,绿色环保,节能降耗;

通过服务器和存储资源池的构建,实现IT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合理分配,避免孤岛现象,使得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最充分的利用,极大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采用基于KITOZER开发的智能管控平台实现所有IT设备和虚拟设备的自动化集中统一监控管理,减少了运维系统管理的工作量;

提供以云数据中心为核心,覆盖网络、机房、基础支撑环境、云支撑平台以及各类政务及公共应用等内容;

以云平台为核心,搭建满足政府信息资源存储、传输、交换、应用、安全管理的基础支撑环境。

2024年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方案v3.0 篇3

谢谢邀请!

数据平台顾名思义就是会有数据采集、整理清洗、生成报表图表这样吧,腻害一点的公司还可以生成数据报告,例如BDP,有个人版。

怎么选择呢?

一、首先要自已要清楚数据平台的目标是什么?就是需求要搞透彻!再明白一点就是建设方案到底是要建设什么内容,要达到什么目标。只有搞清楚了,怎么选择就只剩下技术的问题了。由目标往后倒推就可以有比较清晰项目路径。数据平台的建设方案要区分业务路径和技术路径,先业务后技术,技术是有很多开发公司帮你实现的,但业务只要你自已才能讲得清楚。

二、开发公司的项目经理或者售前要听得明白您想要的是什么,建设方案中一定要有对需求的分析,分析要接地气,也就是要高度熟悉你的业务模型、流程。如果对方的项目经理整理你的需求都做不好的话,你就赶紧换吧。多选几个公司谈最好。

三、数据平台一定会有数据源,开发公司的项目经理对数据源采集要高度重视,而不是吹公司的开发技术有多牛。这个最好是你自已要亲自摸透,那些数据是将来会有用的,如果你不懂,那就请项目经理给你解释为什么要采集这些数据,讲得你懂,那就代表他们真的懂了。

四、亲自到开发公司去看一看,别被外包公司给忽悠了,当然即使去了也有可能被外包。还有就是比较价格了,要求是一样的,谁性价比更好自然就选谁,但也有底线,8000块的攻城狮跟18000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总结:做建设方案的讲得清楚你要做的是什么?做成什么样?费用是否在你的预算内?

2024年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方案v3.0 篇4

一、微模块数据中心产品简介

微模块数据中心是将传统机房的机架,空调,消防,布线,配电,监控,照明等系统集成为一体化的产品,充分发挥了模块化设计的优势,可以实现系统的快速、灵活部署,这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建设成本,而且能够大幅缩短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减少至8-12周。微模块数据中心建设对机房的空间环境没有特殊要求,不需抬高地板和其它机房的专门装修。下面就由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介绍介绍:

微模块机房,嵌套式整合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一体化,是智能高效的模块化一体式机房,能从容应对供电、消防、监控、管理、运维、扩容等几个方面带来的挑战。

包括UPS 电源、配电、机柜、监控及布线系统等功能模块,适用于政府、教育、医疗、制造、金融、能源、通信等行业的中小型数据中心、分支机构机房、集中管理的分布式机房、成长型模块化数据中心等。

二、微模块数据中心产品亮点

模块数据中心提高了数据中心的整体效率,既包括提高数据中心内IT设备的效率,也包括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它拥有先进的列间空调制冷和冷热通道隔离技术,支持水冷和冷媒两种制冷模式,实现数据中心的绿色化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促进下,数据中心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建设高潮,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传统数据中心是“固态的”,缺乏灵活性和扩展性。微模块数据中心,是按照行业标准对数据中心场地进行微模块划分,即把整个数据中心分为若干个独立区域,每个区域的规模、功率负载、配置等均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设计。真正的微模块数据中心,制冷、供电及管理系统都应实现区域化、微模块,互不干扰,可以独立运行,无共享部分,微模块给数据中心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势。

1、集UPS、供配电、机柜、动环监控一体化,即插即用,节省空间

2、标准化多设备集成,工程费用低,建设、运维、时间等成本低

3、实时监控UPS、供配电、烟感、温湿度等,智能WEB与APP远程管理

4、温度监控与灭火于一体,热熔管七氟丙烷冷却机制,故障报警、动态响应

三、微模块数据中心市场驱动因素

1.政策出台带动微模块数据中心应用

国家多项政策的密集发布,表明政府对数据中心建设中能效指标、新技术应用方面的重视,而微模块数据中心在能耗方面的突出性能表现、建设和规划占地方面的优势顺应政府的政策导向。由此,微模块数据中心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2.机房设备厂商倡导微模块数据中心理念

国家的政策环境吸引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厂商和传统UPS厂商进入到微模块数据中心市场竞争中,主要厂商都在倡导“微模块”数据中心的理念,并发布相关产品。开拓者(KITOZER)等厂家均有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开拓者(KITOZER)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受到用户的认可。

3.产品优势吸引用户选择和建设微模块数据中心

随着能源成本的不断升高,很多企业一方面要保证数据中心的使用率维持稳定,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能耗成本。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企业运营的负担。微模块数据中心在土建成本方面优于传统的机房建设,采取工厂预装形式,减少设计、工厂管理和总包等费用,比传统节省30%左右成本。并且由于在工厂进行预装,其建设周期通常为几周,远低于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周期,具有快速部署的优势。

微模块数据中心能够进行快速扩展,并允许在远程办公地点、临时工作安装部署。在安装部署时,只需要提供电力保障、供水以及网络连接,就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功能完整的数据中心。因此,行业用户方面,包括: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以及大型企业在内的许多行业客户,开始尝试性地部署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国外企业,如:IBM、微软、谷歌等互联网企业已率先采用微模块数据中心。在国内,运营商及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客户在新建数据中心中,纷纷采用微模块数据中心产品,均在建设周期、能耗及成本方面获得收益。

四、微模块数据中心定义及特征

微模块数据中心是为了应对云计算、虚拟化、集中化、高密化等服务器的变化,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降低能耗,实现快速扩容且互不影响。微模块数据中心是指由多个具有独立功能、统一的输入输出接口的微模块、不同区域的微模块可以互相备份,通过相关微模块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微模块数据中心是一个整合的、标准的、最优的、智能的、具备很高适应性的基础设施环境和高可用计算环境。

微模块数据中心将能满足IT部门对未来数据中心的迫切需求,如标准化、微模块、虚拟化设计,动态IT基础设施(灵活、资源利用率高),7x24小时智能化运营管理(流程自动化、数据中心智能化),支持业务连续性(容灾、高可用),提供共享IT服务(跨业务的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共享),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变化(资源按需供应),绿色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等。

图1微模块数据中心组成

五、微模块产品定义及系统组成

微模块应用到数据中心大致归为以下两类:

(1)部分预制化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由预制化微模块(机柜系统、制冷系统、走线系统、监控系统等)与传统“现场施工”系统混合部署组成的微模块数据中心被称为“部分预制化数据中心”。

(2)全部预制化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由预制化微模块(供电系统、机机柜系统、制冷系统、走线系统、监控系统等)为单个独立封闭空间。模块被分成几部分送达现场,并重新拼接。需要外部配套基础设施的支持,比如发电机或冷水机组、高低压配电。

六、微模数据中心解决传统数据中心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数据中心面临的问题

1.建设周期长

建设周期就是机房基础设施系统规划、设计、安装和付诸运营的速度。从以往经验来看,这一般是按年来计算的。如下图2一显示了此类项目典型的时间表。因为传统的解决方案涉及大量定制过程,所以这个时间表十分冗长。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通常将数据中心的基本建设周期细分为决策阶段、实施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投产竣工阶段,整个建设周期大概在400天左右。

图2数据中心的基本建设周期

(1)、决策阶段:包括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以及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的投资估算。

(2)、实施准备阶段:包括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准备。

(3)、实施阶段:包括数据中心的设备供应、施工安装和生产准备。施工安装是将建设项目从设计图纸变成实物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需要提交开工报告,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动工兴建。生产准备贯穿在实施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投产竣工阶段,主要工作将在实施阶段内完成。

(4)、投产竣工阶段:包括数据中心设备的调试、试运行和竣工验收移交。

(5)、建设周期典型时间是400天左右,当需要不断地预测未来时还会使项目延迟。在业务需求高速变化的今天,这个时间表是不适应和不允许的,用户都希望在几个月内就建成数据中心,而不是几年。

2.扩展性差

扩展能力对于适应性就十分重要了。基于对未来业务需求的分析,根据最坏的情况来规划系统容量,然而他们却无力预见3到4年以后的情形,因此造成了过度建设。另一种方案甚至更加让人担忧,也就是根据当前需要保守建设,采用此方案之后只有在中断业务和增加业务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够提高容量。有研究显示,目前一般数据中心对其基础设施容量的利用都不足50%.实际上,数据中心的利用率一般只有大约三分之一。试想项目的ROI(投资回报率)可能本应高出三倍,三分之二的投资本可用于公司的其他项目,以带来更丰厚回报。

3.能耗高

巨大的电力损耗数据中心的运行需要大量的电力,传统建设没有很好地考虑用电、制冷、气流管理的问题,很多数据中心的PUE(PowerUsageEffectiveness,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指标)偏高,采用常规意义下的可靠性较高的环境动力设备,但这些设备往往效率较低,数据中心的PUE都在2.0以上甚至更高,这意味着数据中心所使用的能源约有一半消耗在IT负载上,另一半消耗在包括电源设备、冷却设备和照明设施在内的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上。

4.机房运维难度大

IT运维正面临诸多问题,深陷服务质量低下的困境而无法自拔:粗放式运维,资源台帐不清;加上运维人员交替,运维人员并不了解所有IT资源,管理更无从谈起;缺乏统一的服务接口人,故障响应和故障处理跟踪出现混乱;系统运维优化需要IT人员积累大量的数据和报表进而得出结论,而日常的IT运维管理难以有效统计这些数据。

(二)、微模块数据中心优势

1.快速部署、缩短建设周期

微模块数据中心加快规划与设计速度,可根据设计目标以合理的方式配置系统结构,包括:模块单元的物理排列,仅选用满足当前IT需求的设备数量与类型;微模块批量生产可以实现现货供应,因而提高了交货速度;标准化的连接方式可减少现场配置与连接的工作量,加快安装速度;微模块可以采用与现场一模一样的方式在工厂进行连接并预先测试,系统的调试速度也提高了;仅根据当前的IT需求进行设计,因而只需部署比典型的传统系统设备数量更少的小型基础设施,进一步缩短了各个部署阶段所需的时间。微模块数据中心建设周期可大大缩短,传统数据中心实施阶段需要7-8月,采用微模块建设缩短至2-3个月。

2.方便扩展、分期建设

采用微模块的架构,数据中心可以逐步增加,因而可使从1个微模块到几十个微模块根据需求分期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任何大小的IT空间的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微模块数据中心方案显著降低了数据中心在使用寿命期间的成本。比如大型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租赁公司,不知未来客户需要多少台机柜、什么样的供电等级、客户要求短时间增加业务等,采用微模块数据中心是最佳选择。

3.标准模块、稳定可靠

微模块数据中心采用模块化、标准化和高整合设计,使得整个系统稳定度高。同时,微模块数据中心可依据客户需求,在电力备援方案上提供N、N+1、2N等配置方案,满足TIA-942最高Tier4水平。

4.绿色、节能

数据中心在使用寿命期间的电力成本是TCO(TotalCostofOwnership,总拥有成本)中最大的一项。按照现有的IT需求规划基础设施,并根据IT需求的增长添加新的微模块,这种方式使用户只需为所需的设备提供微模块。在数据中心的使用寿命期间,因此而节约的电力成本非常可观。微模块数据中心建设使得供电系统、制冷系统的容量与负载需求更为匹配,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过度配置。微模块电源转换率高达95.4%,由于采用标准化的接口和微模块架构,极大节省电能,达到系统节能。采用机柜式(列间)空调,在近热源直接送风,这样气流通路较短,而且制冷更为精准,解决了局部热点的问题。将列间的冷通道封闭隔离,冷热气流互不干扰,避免的气流串扰而导致的热岛效应,避免了风量和冷量损耗。相比传统机房,微模块数据中心制冷效率提升12%以上。微模块数据中心结合水冷系统、自然冷却系统,PUE可降至1.5以下。

5.智能管理、高效运营

智能的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客户节能降耗,实现数据机房多层级、精细化能耗管理,通过多种报表精确定位能源额外损耗点。基于大数据分析,输出节能优化方案,构建绿色数据机房。最佳资产管理是对于全网资产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实现资产信息的闭环管理,保证数据及时刷新,及时管理。同时帮助用户制定资产维护计划,在维护计划内帮助客户实现主动预警,同时可动态调整维护计划,按照当前实际情况输出优化方案,构建最佳资产管理功能。

猜你喜欢